河西走廊的放映工作者
2021-1-13
敦煌市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qū))交匯處,黨河和疏勒河下游最大的綠洲上,為“絲綢之路”西出玉門關和陽關的主要門戶。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里長年活躍著電影放映隊,男女老少在家門口就可以美滋滋地看上久違了的電影,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而且為調整當?shù)氐漠a業(yè)結構,藥材種植、計劃生育、衛(wèi)生防疫、交通安全、消防及安全用電等起到了宣傳和普及作用,他們就是敦煌電影工作站的農村電影放映隊。
敦煌電影工作站在站長梁若飛的帶領下,實行劃片承包、分解任務、績效掛鉤,按照甘肅飛天農村數(shù)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的工作流程和場次規(guī)定放映電影,所有放映隊必須使用公司開發(fā)的“智慧農影”監(jiān)管系統(tǒng),為上報放映場次依據(jù),實現(xiàn)了科學管理,杜絕了弄虛作假現(xiàn)象的發(fā)生,順利完成了全年768場的放映任務,觀影人數(shù)達17萬多人次,實現(xiàn)了敦煌農村電影行政村(點)全面覆蓋。

熱愛電影放映事業(yè),用愛將電影放映工作深入到了鄉(xiāng)村每個角落。什么是數(shù)字電影?放映的電影農民看懂了沒有?站長梁若飛在每場電影放映都會提前到場,架好設備后就開始向群眾解說當天放映影片的時代背景,故事大概內容和有什么現(xiàn)實教育意義。他還經常和村干部交談,了解村情民意,以身邊發(fā)生的人和事,并結合影片故事編寫成小故事,快板書等,為群眾現(xiàn)身說法,與群眾友情互動,大伙說:“小梁把電影映活了!”
放映員梁龍自費購置了蚊香、花露水、小板凳,就為讓觀影的群眾在一天農活勞累之后看電影時能夠遠離蚊蟲的襲擾,舒舒服服坐下邊休息邊享受電影帶來的快樂時光,雖然是一點點小小的轉變,但是群眾反響很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說:“現(xiàn)在看電影就是舒服,不光電影清晰,還可以舒舒服服坐著看”。
北方的冬天來的要早一些,天剛擦黑,放映員梁成就開著放映車來到了前進村,這是梁成承包的放映點之一。太陽剛落山,就感到了深深的寒意,到了放映室,已經有好幾個村民在等著,村委會干部和村民一起幫梁龍搬音響、架銀幕,很快就架設好了放映設備,熱心人把自家的電暖器搬過來裝在了放映室,供大家取暖。有村民好奇追問影片名,梁龍就一邊耐心講述影片的內容一邊調試放映設備,正當他如常的按下投影機電源開關后發(fā)現(xiàn)設備未能正常點亮。面對突發(fā)狀況,他先鎮(zhèn)定打開了背景音樂后調節(jié)氣氛,然后立即電話請教公司維修中心的技術人員后最終排查出問題,投影順利點亮。短短幾分鐘就坐了滿滿一會議室,大家自覺讓孩子和老人挨著暖器座下,隨著電影《血戰(zhàn)湘江》順利播放,大家紛紛為湘江慘烈的戰(zhàn)斗傷感嘆息,都感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每年放映工作開始以后,各放映員主動聯(lián)系學校放映《中小學生逃生自救》、《安全用電》、《巫師的騙術》等科教片,以及《民法典》宣傳片、《港珠澳大橋》等,深受師生和家長的好評。
敦煌站放映員們在放映結束后,放映員們會用隨身攜帶放映筆記,記錄詢問觀眾的感受和喜歡的影片類型,還有觀眾對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他們和廣大觀眾成了最親密的朋友,觀眾的觀影需求就是他們的放映追求,努力做到場場讓群眾滿意。
在搞好放映工作的同時,工作站主要還從管理上下功夫,隨時召集放映員開會,要求大家:每天按放映計劃早到村子,在人口密集場所、學校門口、中心路段,必須公布當日所放片名,內容簡介等海報,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爭取增加晚上的觀影率,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要求新老放映員在做好服務的同時,一定在放映村子樹立良好的形象,不給群眾增加負擔。工作站同時積極為放映員排憂解難,所走的村點有困難,工作站放映員群策群力幫助協(xié)調、溝通關系,積極解決問題。為了減少維修設備費用,方便放映員放映,每當放映員的放映機或監(jiān)控器壞了,站長梁若冰就利用在市區(qū)居住的條件,想辦法免費給大家辦理發(fā)運手續(xù),使大家雖在鄉(xiāng)下也能收發(fā)機器,給放映員帶來很大的方便,提高了放映員的積極性。
總之,敦煌工作站全體放映員,為了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每年都保質保量、積極完成全年放映任務,敦煌電影工作站繼續(xù)默默地在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里傳遞著文化、傳遞著溫暖……
(甘肅飛天農村數(shù)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供稿)
上篇:
下篇: